易小迪失去阳光100中国

2025-05-27 IDOPRESS

随着乐昇控股失去阳光100中国的控股地位,易小迪的人生,走到另一个阶段。

“万通六君子”中,易小迪是地产行业最后的坚守者。相比冯仑的潇洒、刘军的低调以及在异国当寓公的老潘,他的处境要艰难得多。

这种艰难,他早已在两年前的年报中透露过。随着债务危机愈演愈烈,翻身的几率也越来越小,他仍在继续煎熬。

失去控股地位

昨日盘前,阳光100中国(02608.HK)公告披露,乐昇控股终止公司控股股东地位,亦不再控制或持有公司30%或以上的投票权。

据悉,乐昇控股由易小迪、范小冲及范晓华等控制,易小迪系上市公司实控人。随着其控股地位的终止,易小迪等对上市公司影响力进一步被削弱。

究其根源,来自于一笔陈年旧账。

2019年6月26日,乐昇控股与海通国际证券签订了一份融资协议。为了担保信贷融资,乐昇控股将所持上市公司约9.65亿股普通股,出质给海通国际证券。

这笔借款未能及时偿还。截至2023年6月26日,公司根据信贷融资应付及结欠海通国际证券金额总额为约3.87亿港元。

2023年8月15日,海通国际证券向香港高等法院提请对乐昇控股的清盘呈请。

然而,在这期间,乐昇控股并未有效安抚债权人,事情已朝不可逆的方向发展。2024年1月17日,法院正式发出清盘令。

此后,阳光100中国高管层仍在挑战债权人的底线。因融资保证金出现违约,执行董事、行政总裁兼董事长易小迪、执行董事范小冲以及非执行董事范晓华,多次在禁卖期内,于公开市场以强制出售方式,出售乐昇控股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。

初步统计,自去年5月至今年3月,上述人士11次出售所持公司股份合计约7103.4万股,占公司总股本的2.786%。

今年5月21日、22日,海通国际证券在公开市场,出售乐昇控股质押予海通合计5.21亿股,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0.43%。

出售之后,乐昇控股仍持有上市公司约5.63亿股,占公司总股本约22.09%。

4年亏损150亿

乐昇控股遭遇债主逼债的尴尬情形,同样发生在阳光100中国身上。

2024年6月,柏顺(香港)就公司未支付2021年8月到期赎回5046.75万美元,以及2021年8月至2024年3月未偿本金4500万美元每年2%违约利息,向当地法院提请清盘呈请。

这是公司自2021年官宣债务违约后,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冰山一角。

随着债务到期以及交叉违约,公司日渐难以支撑巨大的债务压力。尽管,陆续通过出售旗下资产实现回血,仍未能摆脱流动性危机。

截至去年末,公司贷款和借款总额约267.49亿元,一年内须偿还约228.64亿元,同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有约6.31亿元。

2024年,公司营业收入20.19亿元,同比下降3.95%,归母净利润亏损55.86亿元。

回溯来看,阳光100中国营收规模在2020年骤然走进下行通道。营业收入由2020年的57.60亿元降至2023年的21.02亿元,同期,归母净利润由4.38亿元降至-29.86亿元。2021年至2023年合计亏损98.23亿元。

阳光100中国是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先行者之一,2004年到2008年,曾持续5年稳坐行业TOP10,一度与万科、保利齐名。

未能抓住棚改、城镇化以及土地招拍挂等带来的机遇,让公司在行业渐渐掉队。

在这其中,也有对商业地产市场的误判。2014年,公司接盘李亚鹏开发的雪山艺术小镇项目,并连续投下重金近4亿元。2015年至2020年,项目合计回款仅约2.16亿元。

这次投资失误,仍没有让公司接受教训。2019年,高调接盘承德热河山谷项目,次年仅实现销售510万元,销售面积312平方米。

初代地产明星

30多年前,在海南地产行业的血雨腥风中,“万通六君子”逃出生天,后齐聚北京,以万通集团为主体投资房地产项目。不久,除冯仑继续留守万通,其余5人自立门户。

易小迪回到老家广西,潜心经营广西万通。站稳脚跟后,他选择二度进京,在1999年创立阳光100品牌,并在朝阳区投下首个项目——阳光100写字楼。

15年后,公司登陆港股主板,业务重心由住宅领域向街区综合体转型,并相继推出街区商业综合体、喜马拉雅公寓,以及阿尔勒小镇等三大核心产品,业务模式基本定型。

这样的战略,源于易小迪对非住宅业务的看重。他曾对外表示,未来的主战场在非住宅领域。

尽管如此,阳光100也并未彻底放下住宅业务。2018年,公司住宅销售规模84.93亿元,占总销售额7成以上。

在具体业务上,易小迪一直推崇租售结合模式,一部分项目出售,及时收回投资成本,自持部分可以用于出租。通过这样的方式,既获得了现金流保障,也可实现可持续扩张。

理论上,这种模式的可复制性强,可以形成良好的资金循环。但相比住宅项目,非住宅项目开发周期长,资金沉淀庞大,尤其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,往往更考验开发商的运营水平和财务抗压能力。

随着地产行业深度调整,地产企业哀嚎一片,易小迪以及阳光100同样也未能幸免,不得不通过出售资产等方式,获得喘息的机会。

2023年报中,易小迪直言过去一年异常艰难,销售低迷、回笼资金困难。

迄今,公司还未能从这场危机中走出,远未恢复自我造血能力。

2024年,公司合约销售金额3.84亿元,合约销售面积2.88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33.8%和2.8%。这样的规模,早已今非昔比。

(责任编辑:zx0600)
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,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,请给我们留言。
      联系我们   SiteMap